华裔大学生聆听南侨机工事迹:铭记历史

 “这些在海外生活的年轻人,明知回国抗战可能牺牲生命,却依然义无反顾。”站在《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》雕塑前,新西兰华裔大学生范元凯颇为动容。 [详细]

昆明侨光小学:南侨机工故事在孩子们口中传颂

盛夏,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侨光小学内,孩子们在教室走廊嬉戏玩耍、期待暑假的来临。他们身后,一面“英雄墙”张贴了700余位南侨机工照片。 [详细]

美国华裔青少年跨越万里“触摸”中国抗战记忆

9日,15岁的美国华裔青少年李昊阳在四川大邑县说,“了解这段历史意义重大,因为反法西斯是全人类共同的事,我们学习历史,是为了更好地珍视和平。” [详细]

家书何以抵万金?重温信笺里的抗战记忆

泛黄的信笺上,既有将士“誓与山河共存亡”的铮铮誓言,也有母亲“盼儿早归”的密密针脚,还承载着海外侨胞“虽远必援”的赤子之心。[详细]

昆明侨光小学:南侨机工故事在孩子们口中传颂

盛夏,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侨光小学内,孩子们在教室走廊嬉戏玩耍、期待暑假的来临。他们身后,一面“英雄墙”张贴了700余位南侨机工照片。[详细]

拍了60年,记录时代是他的追求

讲起往事时,89岁的归侨摄影家翁乃强难掩激动。在他的描述和作品里,记者见到了不同时代下如青松一般不畏艰难的人。[详细]

“七七事变” 88周年 学者谈东江纵队抗战中的华侨贡献

在中国抗战的历史画卷中,东江纵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作为华南敌后战场的主力部队之一,东江纵队被誉为“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”。[详细]

守护飞虎队历史 让残碑背后的家国记忆重新鲜活

“当年云南的青壮年去支援前线,老弱妇孺建机场、修跑道,可谓是全民抗战。”飞虎队队员陈念慈后人、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甘云说。[更多]

滇缅公路交界点的“前世今生”

1939年至1945年间,3200多名来自马来西亚、泰国、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华侨,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,在滇缅公路上大规模运输抗战军需物资、抢修运输车辆。[更多]
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